现在AI风口吹得猛,其实概括下来就俩杀招,一招深度学习,一招计算机视觉。讲道理,这俩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只是刚好撞上了机遇得到了公众的关注度,资本一拥而上,以此为基础的用例就像裂变反应一样瞬间膨胀起来,壮观是很壮观,却很少能有给普通人带来实感,乃至改变生活习惯的人工智能用例。
都说强迫用户去接受你的理念,强行引导用户习惯是种作死行为,毕竟掌握头部企业就那么几家,后面的人能做啥?不如在一些围绕日常生活的地方潜移默化当幕后英雄。
无人零售算AI应用大潮中受关注度比较高的那个,不过它也对用户购物习惯所造成的冲击也最大,拿取货物,给摄像头扫扫超市的管理系统就知道你要买什么,然后让你提供支付码结账,虽然看起来很高科技,其实相比有人超市的自助结账通道,只不过是计算机视觉助力的管理系统取代了店员,而人类面对AI控制的机器,和面对同类的会采取的策略可完全不一样。这是在挑战人性,而每个人的人性又不是整齐划一的。
相比之下,把AI用于不直接介入城市管理——细一点说,不用针对具体市民采取管理措施的监控系统,放在一个辅助而非主导者的角色上,反倒很适合现在没有什么比较强的物理执行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也是智慧城市计划看起来比无人零售靠谱得多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也完美适配目前以传感器/摄像头/物联网/云计算为主的AI技术组合。
在上海举办的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大小小知名或不知名的厂商或多或少地也都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有服务养老的智能感应方案;有环境保护如空气和水质监控的方案;甚至还有检测城市下水道系统工作状况的方案……
比如卓繁信息现场展示了一套AI政务/无人值守受理的系统,现场跑的只是个干不了啥的demo,但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无人值守受理系统已经在徐家汇试点,为社保业务办理缓解压力。
虽然有点争议性,但最管用的应该还是公共空间里的人流行为监控。商汤科技在本次展会上展出了智慧公共空间管理平台的一部分SenseFace人脸大数据平台,展示在密集人群画面下的人脸识别能力,只要面部一出现在摄像头画面里,系统会立即将其框出并持续跟踪,屏幕上大量框框的晃动略微有些引发密集恐惧症的感觉。
这一管理平台还有另外三个成员,分别是视频结构化解析服务器SenseVideo,嵌入式人脸识别软件SenseDLC、人群监测服务SenseCrowd。这四大金刚一旦打通脉络,智慧公共空间管理平台便能为治安管理者解决寻人、非机动车闯入、高危区域闯入和安保资源合理分配等实际问题,使管理者能及时发现人员异常滞留、人群聚集等突发情况并及时处理,甚至还能建立路人库,结构化记录分析陌生人的特征属性,间接提升社区居民安保服务的质量。
这听起来有点《少数派报告》雏形的描述,很快会先在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落地试点,使其成为市级人工智能展示中心。
如果像这样的智慧城市方案逐渐得到实施,城市的各方面运转状况将会在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因为有无数双24小时不间断在“守视”着你的眼睛在不知疲倦夜以继日的工作。当然,解决问题的开关最终还是掌握在人的手里,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技术,只要人类不带它跑偏,也许会有一天可以让我们完全放手。至于是以何种形式实现,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