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nso Wave发布QR Code之后,虽然腾弘原对它的扫描速度表现很有自信,其实内心仍然很担心二维码究竟能不能取代条形码,不是很看好自机作品的前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遗余力地向日本的各行各业推广二维码,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二维码的存在。
最终丰田如愿以偿地首先在自己的电子看板上率先使用了QR Code,并成功借助它提升了工厂的工作效率;紧随其后的是食品药物等行业,尤其是时值疯牛病肆虐的风口上,二维码的容量允许它完整记录食材的生产和物流等关键信息,对生产透明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过二维码真正流行起来的决定性因素还是Denso Wave决定公开二维码的规范,允许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这种新的编码图案(不过他们仍然保留专利权,只是声称不会动用专利)。在二维码的研发启动时他们就以更换淘汰掉条码为目标,所以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二维码的便利,而免费就是吸引用户的最好手段,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一样。
进入新千年之后,二维码也逐渐在日本主流社会中流行起来,当时日本手机厂商们的最好宣传手段便是在手机里做进一个二维码扫描功能,扫一扫开网站,扫一扫领优惠券,便利的二维码在这种氛围中得到了这个精工细作的国家的认可。
同时,大众接入互联网,也把二维码的使用推向了世界,2000年ISO组织甚至承认二维码符合国际标准并把其纳入ISO标准集之内,还在往后的十多年里为其再版两次。但二维码真正让地球上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还是等到移动互联网发展,智能手机把拍照摄像的功能普及到了每一个人手里之后才做到的。
2012年,就在苹果一代经典iPhone 4S发布后的那一年,当时是移动互联网增长势头最猛的那段时间。那年有数据公司做过统计,平均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扫过二维码,欧洲情况也类似,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通过二维码互动的人数高出使用Foursquare签到人数的36%。整体情况更加令人吃惊,2012年第一个季度,ScanLife所记录的二维码使用次数相比上一年暴增157%。
不过老外们对二维码商业模式和社会行为探索的行动也就到这里了,真正把二维码插入每天吃饭出门购物支付所有环节的还是中国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二维码是中国的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