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8月底,腾龙(TAMRON)发布了新一代全幅超广变焦镜头SP 15-30mm F/2.8 Di VC USD G2(A041),相比四年前发布一代15-30 2.8,新镜头没有改变光学结构,最显著是变化是换了新外壳,价格却比老镜头贵两千元。新SP 15-30mm F2.8 G2真的值得这个价格么?
在2007年尼康发布新一代超广变焦镜头AF-S 14-24mm f/2.8G ED,俗称大灯泡,这是一支改变相机镜头史的镜头。14-24mm F2.8在采用形似鱼眼镜头的光学结构后,不仅拥有更广的视角,而且画质得到质的提升,边缘分辨率、色散、暗角、慧差全方位超越了17-35mm F2.8、16-35mm F2.8等超广变焦镜头,甚至能干翻定焦镜头14mm F2.8。大灯泡瞬间成为了星野、风光摄影师的首选,甚至获得大量佳能单反用户欢迎。不过大灯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前组镜片尺寸庞大、弧度大,只能使用插片滤镜,另一个是极度怕强光,一盏普通路灯就可能带来眩光与鬼影。
要做好鱼眼结构超广变焦镜头必须解决镀膜问题,在第一代15-30mm F2.8镜头SP 15-30mm F/2.8 Di VC USD上使用了eBAND及BBAR两种镀膜。腾龙使用BBAR(Broad-Band Anti-Reflection,宽频镀膜)已有多年历史,eBAND(extended Bandwidth ANgular-Dependency,超宽频镀膜)才是抑制炫光的关键。eBAND是腾龙第一款纳米镀膜,它在镜片表面形成了大量规则排列纳米结构,由于这些结构接近可见光最短波长,可大幅度改变光线的折射率,实现了良好的抗眩光效果。在此基础上,第二代15-30mm F2.8镜头SP 15-30mm F/2.8 Di VC USD G2加入了新的AX(Anti-reflection eXpand,抗反射镀膜)。AX镀膜使用了新的镀膜技术,能在大曲率凸面上均匀镀膜,SP 15-30mm F2.8 G2前端两片镜片均属大直径、大曲率凸透镜,新镀膜对抗眩光与鬼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图是是一张采用EOS R和SP 15-30mm F2.8 G2广角端(@f/16光圈)拍摄的照片(RAW转JPG),光线几乎是直射进入镜头,只在太阳4点、10点方向上形成了明显的眩光,没有产生圆形眩光,也没有因眩光丢失了画面暗部细节,表现出色。
接下来是一张夜景照片,18mm@f/11拍摄、曝光时间25s,在车流、路灯近距离照射镜头下SP 15-30mm F2.8 G2只产生了一点零碎眩光,在9片光圈叶片影响下产生了强烈星芒,AX镀膜有效提升了SP 15-30mm F2.8 G2抗眩光与鬼影表现。
如果单个强光源(如太阳、室内灯光)以一定角度入射SP 15-30mm F2.8 G2,甚至能形成一串漂亮的光斑。
在其它方面,SP 15-30mm F2.8 G2表现与初代相似,广角端全开光圈下略软,当光圈收到f/8.0、f/11常用拍摄光圈下,中心、边缘拥出色的分辨率,提供镜头光学防抖。若是EOS R转接EF卡口SP 15-30mm F2.8 G2还能解决滤镜难题,EF版镜头卡口位置预留了迷你滤镜插槽,可安装树脂的ND、柔焦滤镜,再加上佳能计划今年发布可插入滤镜的EF-EOS R转接环,SP 15-30mm F2.8 G2不再需要使用滤镜支架了(使用GND、RGND滤镜例外)。
对于尼康用户来说,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 G2恐怕不是一支高吸引力镜头,现在原厂大灯泡带票价格不过8000多元。对索尼、佳能全幅用户完全不同,佳能、索尼原厂缺少F2.8大灯泡镜头,价格相近腾龙SP 15-30mm F/2.8 Di VC USD G2与适马ART 14-24mm F2.8 DG HSM更可能成为首选灯泡镜头。从焦段上看,适马更广,腾龙更长,名气上ART更得人心,然而适马至今没有掌握纳米镀膜技术,抗眩光与鬼影表现不佳,在大灯泡上问题更加严峻,在实际使用腾龙更加灵活、表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