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6月13日,媒体报道表示印度执法局指控小米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扣押小米555.1亿印度卢比资金(约合人民币48亿元)。印度当局已通知相关三家银行,正式将资金予以没收处理。
目前,小米相关人士回应,“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印度执法局文件截图如下:
事件缘由:2022年开始的版税之争
根据相关新闻资料,小米被扣钱事件应源于2022年4月印度执法局的指控。印度执法局表示2015年开始小米及旗下子公司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国外实体非法回款,并扣押了这笔价值555.1亿卢比的资金。
2022年10月,印度当局面对小米的上诉,宣布维持印度执法局的决定。小米印度公司表示,这笔费用其中84%是付给高通的特许权使用费,用以使用相关关键专利,以及小米印度版手机中使用到的相关知识产权。
小米印度方面表示:“如果没有这些技术,小米的智能手机就无法再印度运行”。不过即使小米有高通的证实、合法商业行为的相关证明等,仍然无法挽回印度政府的决定。
从现在来看,印度方面无视了小米的申诉,吃定小米这笔资金了。
这无疑对小米、乃至中资科技企业在海外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小米而言,48亿元被扣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
首先,咱们聊一聊48亿元人民币,对于小米是一笔多大的资金。
按照小米公布的2022年年报数据,小米全年营收2800亿元,整体净利润达到了85亿元。48亿元的扣款,可以说占据了净利润的一半了。
而在国际营收方面,根据Canalys研究显示,2022年小米在境外营业收入为1378亿元(具体利润不明),48亿元就占据了总营收的3%。如果按照小米全年净利润比例的话,48亿着实是一笔让小米吃痛的金额。
抛去被扣资金这件事先不谈,印度市场其实是众多国内厂商出海的第一站。小米从2014年开始打入印度市场,在当地建设工厂、店铺,用三年的时间坐稳印度市场TOP1。
并且小米在2015年与富士康在印度设厂生产手机,实际上在印度发售的小米手机大多都是印度制造,其目的就是通过更好的本地化内容和服务争夺印度市场。有一说一,小米在印度的布局,着实下了一番工夫。
然而印度政府对小米的处罚,从外人的角度来看挺让人寒心的。
失去了48亿元,小米在印度该何去何从?
不得不说,印度市场是一个挺神奇的市场。固然,印度有13亿人,市场足够庞大,甚至以后可能会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国。并且印度也是进军境外市场的良好跳板,向西可以进军中东、欧美市场。
并且小米在印度的布局,是真正在印度设置好工厂,能够提供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而这次的处罚,对小米印度而言则是相当痛苦。
小米现在在印度市场份额达到了20%,印度市场和欧洲市场贡献了小米海外的大部分应收。如果退出印度市场,小米在印度的布局就一夜归零,这对小米明显是不利的。但如果继续深入印度市场,印度方面游戏规则的时刻变化,对小米来说是一个隐忧。
从当时来看,小米进军印度是其出海的一招妙旗,毕竟它撑起了小米海外大部分的营收。
但现在来看,小米在印度的布局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印度方面对游戏规则的频繁变化绝对是原因之一。
或许对雷老板来说,印度就是这么一个让人纠结的地方。如果小米能够坐稳欧美市场,或许印度的投资还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