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手机厂商开始将重点聚焦在视频防抖上,不但想要在白天拍出可以比肩手持云台的视频,也想将夜间的视频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手机的摄像头在变多、感光元件的面基在变大、手机在取代日常摄影器材的路上走的还算平稳,虽然无法取代单反相机,但在日常随手拍这件事上,手机已经基本消灭了数码相机这个品类,只有高端的贵价数码相机才能跟手机抗衡。
然而,受限于手机机身尺寸与制造工艺,防抖的技术壁垒始终没有突破。这十年里,无论是电子防抖、光学防抖、还是混合防抖,防抖思路始终局限于一个平面上。而vivo X50系列,则突破了“平面”,将防抖引入到“立体”,将手持云台的“鸡头防抖”概念带进了手机内部,真的在手机主摄像头里塞进了一颗“微云台”,以此,大幅提升了手机防抖性能。
vivo X50 Pro成了第一部“微云台”手机。它真正将一个微云台组建塞进了手机内部。在发布前,vivo以邀请函的形式给媒体寄了“微云台”的实物,可以看到,微云台只有面积1cm左右见方大小,是一个可以塞进手机里的尺寸。此时我们已经知道vivo x50 Pro不会是一台奥利奥手机。而真机也展现了足够的“正常”,厚度仅为8.04mm,不但比大部分5G手机轻薄,重量也只有181.5g,实在是有点意外。
除了面积小以外,还需要做到厚度足够的薄,才能保持手机的轻薄。在vivo独创的异形磁动框架堆叠方案下,微云台的厚度终于减少1mm,与屏幕的距离减至了0.13mm。这个“异形磁动框架”,就是把相机模组塞进里面带有滚珠的云台框架内部,让云台“抓住”相机摸着,就好比鸡用脖子悬挂住鸡头,最后鸡脖子动鸡头不动,云台动但里面的相机不动。
当然,这样的防抖也无法做到任何角度和任何方向上都能防抖。但是,大部分OIS防抖都只能做到X轴平移或者Y轴评议,二选一。而微云台防抖,就可以实现X轴和Y轴的双向运动,还能实现围绕两轴的转动,传统OIS防抖正负1°的角度上实现防抖,而微云台实现了正负3°,主摄的转动角度更大,物理上的优势让微云台的防抖更加立体。
瘦身后的微云台,在布线上也需要经过重新设计,对于公差管控和电子元器件的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将大量原本垂直水平放置元器件换成异形排布,内缩后才形成了稳定的电磁结构。
微云台的稳定性可以将安全快门提升至无光学防抖的8倍,大幅提升曝光时间。在拍摄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快门速度被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了进光量,加上X50 Pro对色彩滤光片和传感器整体做了调整与优化,整体感光性能相比X30 Pro强,因此在暗光拍摄下更稳、成像清晰度更高且画质更出色。
在夜晚的降噪上,全新RAW域AI降噪算法通过抓取更少的帧数获得更纯净的画面。如果使用三脚架,手机在检测到三脚架后,会延长曝光时间,来获得更好的成像品质。
在手持拍摄时,可以感受到微云台在动,但里面的摄像头模组并没有动,而通过这种物理防抖,带来的清晰度的提升也是很直接的。哪怕是在行驶的车上拍照,由于可达正负3°的防抖角度,也很难出现糊掉的情况。这就对边走边拍的vlogger特别友好了,大部分拍摄者都是非专业人士,微云台可以有效减轻手抖带来的抖动。若非必要,带一个手持云台还是相当麻烦,vivo X50 Pro的微云台就提供了日常防抖突破性的思路。
当然,微云台是否能完全取代手持云台?并不能。虽然它的防抖角度要比传统OIS防抖角度大200%,但还不够大,如果遇到大幅抖动的情况,手机内部能够施展的空间是很小的,此时还要用上手持云台大件。但是比起多带一个手持云台,我更愿意直接用vivo X50 Pro拍摄视频,毕竟我也想不出,对于一个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怎么样才能让我拍摄时大幅手抖起来。
功能再怎么强,最后还是颜值就是正义。前面已经说了vivo X50 Pro做到了微云台手机难能可贵的轻薄化,而四款颜色起名都很文艺:“液氧”是充满流动感的淡蓝色;“引力”是透着无底深空的银蓝色;“黑镜”以黑色为基色,上部逐步渐变为枪色镜面,采用了渐变双层镀膜工艺,层次丰富,质感高级;“浅醺”是金色到粉色的渐变。
由于微云台在组件上的长度,带来的摄像头突起不可避免,即便只是2mm的凸起,都会对美观度和平放姿态造型负面的影响。vivo采用的方法是从设计上让它看上去不那么突起,将摄像头的厚度分为两个阶梯,第一阶是承载主摄、人像和广角镜头的高阶梯,采用更接近的镜头的黑色,第二阶是潜模组所在的中阶梯,采用与后盖颜色相同的主题色,两色各占一半,看上去突起感并不强烈。
在摄像头的排布上,X50也体现出了别具一格的设计,既没有2*2排列,也没有将4个摄像头拍成一条直线,更没有采用3+1的矩形排布,而是用了1+2+1的vivo式排布,在潜望式摄像头旁边还标明了焦段,银色的云阶呈现出了一种高级感。
在材质上,时下流行的AG磨砂工艺被用在了液氧和引力两款配色上,掩盖了玻璃的反光,让玻璃不那么容易沾染指纹,并且带来细腻的触感。
X50 Pro的最佳搭档,是一同发布的vivo TWS Neo,它是去年随NEX3一起发布的第一代TWS真无线耳机的后续版本。
它采用了抛光工艺,设计上像是一个鹅卵石。最大的特点在于,升级了14.2mm 超大声音单元看,并且支持aptX Adaptive 高清音频。
真无线耳机常见的动圈尺寸有 6mm、7mm、10mm、12mm、13.4mm 等。14.2mm 是真无线耳机目前行业最大尺寸。跟相机一样,底大一级压死人,大的单元会拥有更好的动态范围,而厂商需要设计的是,如果在单元尽量大的情况下让耳机整体做的更小。vivo TWS Neo比前代稍大一点,但在可控范围,依然是一款小巧的TWS产品。
值得表扬的是,vivo TWS Neo支持高通最新一代音频编解码技术aptX Adaptive。虽然目前世面上也有一些性价比很高的TWS耳机,但它们都只支持传统的 SBC、AAC 格式,这两种格式都会对声音进行有损压缩,对木耳来说倒无所谓,但vivo作为一家以音乐手机出身的厂商来说,祖传的好音质自然是不能落下的。aptX Adaptive的动态调节传输码率在 279kbps-420kbps 之间,信息量比SBC、AAC高1.5倍,听觉感受上跟CD相接近。
而针对低音、人声、高音,vivo都有自己的调教。而在TWS耳机普遍遇到的延迟和干扰问题上,vivo TWS Neo采用的是在保证抗干扰性的前提下缩减数据缓冲时间,让数据在信号不佳时已经提前传完,并且根据场景来自动调节码率。在听音乐时,增加传输码率,让音质更好。在打游戏时,降低码率,保证低延迟响应,这样游戏的链接更稳定,可以达到88ms 低延迟。
vivo TWS Neo还能跟配合智能助手Jovi,提供翻译、查找耳机、播报微信QQ等功能。它跟vivo手机能够开盖一键配对,X50系列用户配一个vivo TWS Neo是没错的。
手机厂商努力的方向,只有拍照一条路吗?并不是。但是在其他技术很难突破的情况下,挤破头搞拍照,让手机拍照有了大幅的跃进。
vivo X50 Pro是一款让人惊喜的产品,微云台的设计让手机影像在物理防抖上看到了新的方向。高像素和长焦带来的可用性,并没有不抖不糊很清晰更能让普通用户感受到。
虽然外挂设备能提供更大的防抖角度,拍出更稳的画面,但手机的设计无疑是往轻薄化发展的。如非必要,谁也不想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出门。让外挂做减法,在手机内做加法。如果装在手机里的微云台,能够让一部分原本想买外挂手机云台的用户放弃念想,那么这种方向,就是值得其他厂商仿效的。
X50 Pro唯一遗憾的,是没有采用高通旗舰骁龙865,在这个小身材里装入了呕心沥血的微云台后,为了提供能更接地气的价格,退而求其次选用了高通765G。如果你实在割舍不下骁龙865,那么vivo之后会上市全新的X50 Pro+,一款搭载骁龙865的真正的旗舰,它可能会是上半年在拍照上最有竞争力的手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