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就发布了的苹果智能音响HomePod将推迟到18年上市,原本打算在圣诞季与Alexa正面对抗的计划,当然也随着破灭。HomePod的跳票,让果粉们有些遗憾,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语音音箱来说,延迟上市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至少,我一直想问智能语音助手一个问题:你们到底对”智能“有什么误解?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出现,我们对于智能音箱的期待,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不论是亚马逊或者谷歌的成熟产品,还是中国市场上面向中文用户和网络环境的各种语音精灵。我们都远远没有感受到他们宣称的“智能”和便利性。
虽然每一个智能助手都宣称拥有极其庞大的语库、能够自然地对答,它与人类的对话依旧十分僵硬。且不论应答之间,机器联网、反映的尴尬空白,和语音助手为了体现“机器感”,不让人产生与机器对话的恐怖反映,而特意编写的固定句式、有头有尾的长句,都会让人不耐烦。
作为智能助理,这些音箱最重要的作用,是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提供信息和帮助。但是,不论是语音识别的准确性,还是智能音箱反馈的信息的完整度,都差强人意。反复的对话最多也不过完成查询天气、放歌、设闹钟、打电话,这些最最基本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并不是我们对于“解放双手”最迫切的需求。
当然,品牌们急着推出这些“不成熟”的产品,并不意在让大家拥有完美。因为在智能家庭的平台之战上,谁都需要一队急行军,即使最终沦为炮灰,也在所不惜。
对于智能音箱来说,虽然苹果有着Siri的铺垫,但是在本来就不算成熟的产品品类上,已经失去了亚马逊的先发优势。亚马逊Echo和Google Home基本为智能音箱定下了产品的外观、功用等基本框架。
要让消费者能够忽略价格差,那么HomePod必须是一个比Echo更加完整的产品。唯有弥补了我们对亚马逊或者谷歌的智能语音的遗憾,才能让它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当然,对于亚马逊和谷歌来说,不会与苹果在节日季节正面对抗,并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好消息。虽然智能音箱能够适用的场景越来越多,但是产品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观望人群们依旧在各个品牌中犹豫不决,苹果的推迟上市,很可能也拖延了他们的购买计划。毕竟,苹果的品牌效应、以及智能音箱的非必要性,都能让不少人再等个把月,获得全面的比较信息后,才选择入手的。
HomePod是苹果的第一款智能语音助手,它不只是一个产品,更是整个品类、智能语音平台和未来的智能家居的冲锋队,唯有它的成功,才能让苹果在将来的家居市场获得发展空间。
亚马逊,不仅推出了自己的产品,还同时将自己的平台扩展到了家居品牌中。虽然无法像苹果那样,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但是他正以包围之势,出现在你的音箱(Sonos)、冰箱(LG)、汽车(宝马)、电视(东芝)等第三方品牌和产品上。
在中国,小米、喜马拉雅、京东、出门问问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阿里的天猫精灵,更是趁着自家的双11来了一次99元的超低价“倾销”,达到了百万的销量。虽然大家都是抱着“买玩具”的心情,抢购了天猫精灵,但是这的确让中国这个原本对智能语音助手相对冷漠的市场,吸引了足够的人气。
智能语音助手,并不足够智能,但是科技企业们已经已经疯狂地冲入这场圈地战争,希望苹果不会来得太晚。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还好原来天猫精灵499内测的时候玩了几天就退了,不然亏大发了,再说了真的特别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