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虽然还没在国内上映,但在北美开画近一周,它的票房和口碑,已经双双宣告扑街。
上周末,《攻壳机动队》在3500家影院开画,在北美的分级被定为PG-13普通级,同档期也没有大制作撞车。然而,影片的首周票房仅位列全美第三,不仅没有败给了新上映的动画片《娃娃老板》,连已经上映两周的《美女与野兽》都排在它之前,仅获得1867万美金首周周末票房。从目前总收获的2192万美元票房来看,要收回1.1亿美元的成本,有些困难。
此外,《攻壳机动队》的评价也差强人意。烂番茄的影评人新鲜度45%,观众的评分也只有62%,算是勉强及格。虽然国内还没上映,但无数的时差党和提前飞去香港看片的豆油,也打出了中国眼光下的6.3分。
其实,从斯嘉丽约翰逊确认出演素子之初的2015年1月,外界对新版的《攻壳机动队》就不断产生质疑。两年的时间内,不断地有人再推特上对《攻壳机动队》的白人选角和文化内涵的冲突问题进行讨论。
不论是对漫威电影版的《奇异博士》、Netflix改编的《铁拳》(Iron Fist),中美合拍的《长城》等电影,都涉及到了好莱坞的白人选角口味和对不同文化冲突处理问题,而《攻壳机动队》,却恰好将这些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一起。
90年代最好的日本动画和动画电影之一,充满了时代和日式烙印的赛博朋克风格,如今却要在美式的《黑客帝国》的概念之下,英国的导演,白人主演之下进行改编,如此的跳跃,让人们都难以对新版的《攻壳机动队》有什么信心。
再加上《攻壳机动队》的原作口碑之高,让这部真人版电影受出品方极大的支持。每一张剧照的流出,每一个宣传片、预告片的推广,都的确吸引了无数的关注。但是,也正是由于它极大的粉丝观众基础,让争议不断地出现。
更扯的是,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不断有传闻表示,电影特效会将“人种”问题淡化,将斯嘉丽变得更加符合亚洲特质。然而随着预告片的宣传和最终的电影上映,这些没有成真的传言却都成了电影遭人诟病的把柄。
经过了网络世界2年多时间的争议,人们不禁开始怀疑电影拍摄的初衷,“我们不是早就说过,找白人拍攻克,是个坏主意吗?”
其实,粉丝们常常会感到诧异,为什么在这个民意能够如此轻易地席卷整个网络平台之时,制片厂们却能如此置若罔闻。
不过,也有人对现在就看衰《攻壳机动队》表示抗议,毕竟不少评被电影的特效所惊艳,烧钱的视觉效果也许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而很多时候,口碑和票房并不成正比。遭到强烈吐槽的《奇异博士》最后不仅收获5亿美元票房,还敲定了接下来的一系列电影计划。同样前期获得魔法迷们巨大关注的《神奇动物在哪里》,虽然上映后也没有获得太多的好评,但是票房成绩同样不错。
这样的待遇,都不是小成本的电影的文艺电影能够期待的,去年口碑极高,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海边的曼切斯特》最后的票房定格在了5千万美元。
更何况,好容易过审的《攻壳机动队》还没在内地上映,谁能对它的票房判死刑呢?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昨天看的,前展和中段都可以后面结尾太烂,感觉两小时压根拍不够,人设其实还行,特效才是重点,无可匹敌
差强人意又用错了
在澳洲看了,感觉还好
不仅没有败给了新上映的动画片《娃娃老板》,请问这句话什么意思,应该怎么理解
整篇文章错误百出,小编你能不能敬业点,我要是老板的话你这月奖金绝对没有
素子必须找亚洲人来演,再来个R级的剧情才有可能票房丰收~
决定骗同事去看少佐。
然而大陆不一定能全片过审
啊!少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