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人们都在企盼新年元旦假期,迎接2018年跨年时刻,在朋友圈里分享各种2017年终总结的时候,微信推了6.6.1版更新,这个更新最主要的动作是加入了一个叫做“跳一跳”的小游戏,其简单粗暴的玩法一眼就能看懂,这两天是不是发现自己通讯录里那些从不玩游戏的好友都在蹦跶个不停?一桌9人吃饭6人在跳的同事聚餐,可能还算是好的。
游戏本身极其直接,从一个平台跳到一个平台的无尽挑战,平台可能是方的也可能是圆的,供玩家着陆的面积大小不一(多少人栽在了药瓶上?),控制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按压屏幕蓄力跳跃,蓄力时间越长,跳得越远。游戏还有少许隐藏要素如带有加分的平台,连续准确落地平台中央加分,以及落地后迅速起跳的加分,也给这没有任何说明的游戏加上了一丁点探索的乐趣。
关于游戏内容,我们就不反复对腾讯抄袭成性的弊病鞭尸了,而且它的形式本身也谈不上特别好玩,纯粹是消磨时间用。但跳一跳有点像腾讯之前做过的微信飞机大战,后来该游戏进一步扩展成为“全民飞机大战”,成为全民系列休闲游戏的开端。只是这回跳一跳应该不会再走这样的进化路线,而且它很可能就会一直停留在这一阶段上,腾讯在其身上不是只想做一款游戏,成一个系列,它的目的仍然是跳一跳所依附的这个平台——小程序。
大家可否还记得小程序在一年前发布时,微信想要实现一个没有app,所有人可以只用微信,所有日常生活应用都是扫二维码打开对应的小程序来搞定。但这一借势O2O的推广战略显然没有成功,就以我自己为例,每天和小程序唯一的互动就是扫共享单车的二维码。
这里面的原因是生活服务平台,还有开发者对微信都存在不信任,也认为其中会存在关键利益冲突,大家都希望在用户的互联网入口处拥有一席之地,而不是把自己的前途交给一个想要一统天下但未来走势不明朗的新事物,哪怕它有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公司都看重的用户基础。所以大多数应用开发之初就将小程序定位于app之下,虽然极度轻量化,但众多功能缺失的小程序看上去只是像个app的引导入口而已。为了获得全部必须的功能,用户仍然需要在手机中留着那些对应服务的app,这样的话我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打开微信开小程序?
对思维进行转换之后,回头看的微信似乎找到了小程序真正适合的主攻方向——轻量化,完全无需安装的小游戏。跳一跳则正是这一思路的最佳demo,微信团队甚至都不用为此投入太多,玩法现成,资源也不用做新的,成本低得可怕,又可以做出很魔性又很有病毒性的作品。你试着回忆一下,近年里那些网络上突然爆红的游戏,大公司大成本制作几乎找不到。而都是《Flappy Bird》这类看起来很“抄袭”,玩起来特简单不过脑的小玩意,最近的《Getting Over It》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那些钟情于旧时代对内存锱铢必较思想的开发者们也许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机会,微信小程序平台的轻量化优势用在这上面再好不过了,都不用去各种应用市场花时间花流量下载游戏程序和数据包,打开微信小程序就能即刻开玩,没有持续要求,想放手就放手。无非是和别人一起玩同一个游戏互相吹嘘,找到共同话题,这才是手机游戏社交属性的极致表现,其他的东西都是假把式,何必用那些花哨的“游戏”包装欺骗自己呢?
不过,微信小程序解决不了延续的问题,你可能能靠一款病毒性游戏爆红网络一星期,但在那之后的问题,怎么盈利生存,还在思考自身如何定位的小程序是没有为你想好的。喜新厌旧毕竟是人类天性,在一个什么都崇尚快的时代,大众都会迫不及待地跳上下一个潮流的站台。
所以在跳了200多分,看过网上各种找游戏漏洞称霸朋友圈的帖子之后,我从跳一跳里流失了。也许在足够无聊,手机没有流量下动辄几百兆的游戏更新包的时候,我还会打开小程序寻找它的身影——当然很可能到那时候它早就被其他类似的游戏小程序接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