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十年前百货公司的样子吗?
从炎热的大马路推门进入冷气十足的商场,迎面而来的,就是满眼挂着外国名字的高跟鞋,一个个读起来并不顺口的品牌铺满了商场一楼的大半。你甚至可能记得,比较适合妈妈穿的Belle,在Teenmix买过上体育课能穿的松糕底运动鞋,陪刚刚上班的表姐买过一双据说很好穿的Staccato高跟鞋……
这些商场里的意大利语品牌,大部分来自香港的百丽国际。然而,一代鞋王,却在上个月末,退市了。
7月27日,估值531.35港元的百丽,从港交所正式退市80岁的董事长邓耀与CEO盛百椒,出售全部25.74%股份,套现百亿离场。
百丽是从百货公司起家的女鞋品牌。1992年刚刚创立之初,它不过是一家200万港元的小鞋厂,然而,趁着中国百货业的全面扩张,它在十几年内,创建了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Basto、Joy&Peace、Millie‘s等几十个品牌,并代理了国外的Bata、Clarks等大众消费品牌。
在15年前,它曾经以两天开一家店的速度,每年增开2000家门店。迅速占领了全中国各大百货公司的柜面,成为大众消费市场的鞋王。2007年,百丽在香港上市,五年后,创在了超过1500亿港元的市值,成为中国最大的鞋履零售商。
“只要有百货商场的地方,就有百丽的身影”,曾让盛百椒引以为豪,不过,随着百货公司作为渠道的衰败,依附于它的百丽也随着不断凋零。线上,有淘宝天猫的攻击,线下,有快时尚品牌的突破商场打折价的竞争,百丽鞋业在不知不觉中,被落在消费市场的后半程。
作为一家以百货公司渠道为主的鞋履集团,百丽旗下鞋子的更新,大多以“季”为单位,而由于每个品牌都拥有自己的一贯设计风格,与快时尚的翻新能力,相差甚远。不论是线下的快时尚,还是网店中所谓的设计师品牌,他们大多能与大牌出货后,立刻上市同类型的鞋款,而百丽旗下的鞋子,却如同差了半个地球,永远只能追着别人慢慢跑。
2015年,百丽国际的利润首次凸显出大幅度的下滑,虽然此时的百丽已经开始进驻淘宝,并减少门店数量,不过,失去了曾经的百货渠道王者的优势,百丽的转型,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与网络上的品牌相比,不论是价格还是款式,百丽旗下的鞋子,都没有再创辉煌的优势。
鞋王落幕,百货萧条,电商用数字告诉你,任何忽视它的人,都必将遭到报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百丽没有及时掉头,坚持下去,下线是不会被线上淘汰的!
当初的李宁安踏也差点死掉了,看看现在的海澜之家还不是活动好好的!
随便一双鞋就几千块,真的每双都那么金贵?这种价格虚高早晚要被挤出水分来的。咎由自取。
原来百里是中国的,我一直以为就是bally